绝味2025前三季度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多举措筑牢增长韧性

媒体观点 10-30 14:44

2025年10月28日,绝味食品(603517.SH)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。报告显示,公司前三季度虽面临行业环境调整,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出现波动,但42.6亿元营收、2.67亿元净利润仍稳居行业第一,远超同业平均水平。凭借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、毛利率高于行业的财务优势,叠加供应链物流、包装产品等业务的亮眼表现,企业持续展现龙头稳健特质,同时通过门店升级、跨界布局等举措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核心业绩:行业领跑优势稳固 多项指标表现亮眼

财报数据显示,绝味食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.6亿元,净利润2.67亿元。尽管业绩同比有所调整,但行业领先地位依旧稳固,绝味营收和净利润均位列行业首位。

单季度表现呈现边际改善态势: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.41亿元,净利润1.05亿元,较上半年降幅明显收窄,门店优化与业务结构调整的成效逐步显现。

业务结构优化成效显著:供应链物流收入同比增长9.81%,依托全国性冷链物流网络,在支撑自身门店配送的同时拓展外部服务;包装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.31%,预包装卤味通过电商、商超等多渠道触达更广消费群体,有效丰富营收来源。

业绩调整背景:行业周期波动下 龙头韧性凸显

绝味食品的业绩波动,与卤味行业整体进入调整周期密切相关。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中国卤味行业发展报告》,2024年卤味品类市场规模为1573亿元,同比增速3.7%;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微增至1620亿元,增速逐步趋于平稳,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期。

消费端呈现新的需求特征:卤制品消费场景持续丰富,但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度有所提升。艾媒咨询2025年二季度调研数据显示,68.2%的消费者对卤制品的心理价位集中在21-30元区间,行业内企业均在推进产品定价与品类结构的适配调整。

即便面临行业调整与自身规范优化的双重考验,绝味仍凭借庞大的销售网络、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和优于同业的盈利能力,保持行业龙头地位,抗风险能力在行业转型期进一步凸显。

转型突围:多维度创新布局 激活增长新动能

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,绝味食品自2025年二季度起加速推进转型,围绕门店业态、业务布局、品牌营销三大维度发力,持续激活增长潜力。

门店业态创新成效初显:7月正式推出“绝味Plus”新式卤味休闲小吃店,突破传统专卖模式。品类上新增炸卤系列、主食类、甜品及低度酒饮,SKU扩展至80个;场景上延长营业时间至22-23点,适配Z世代“夜宵社交”“轻食下午茶”需求;装修增设堂食座位,提升消费体验。目前已开业的56家“绝味Plus”店,日均营收达1.5万元,较传统门店提升87.5%,客单价与复购率均实现稳步增长。

跨界布局拓展增长边界: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绝味创投资本及产业基金,布局和府捞面、夸父炸串、书亦烧仙草等15个餐饮品牌,覆盖多细分赛道。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实现扭亏为盈至0.15亿元,为业绩提供补充的同时,构建餐饮生态协同优势。

品牌营销年轻化转型:三季度与“草莓音乐节”合作推出限定卤味礼盒,线上销量突破5万份;联合露营平台打造“卤味露营套餐”,切入户外消费场景;在抖音、小红书发起#绝味深夜食堂#话题挑战,播放量超2.3亿次,持续拉近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。未来展望:多维度发力破解增长难题 长期价值待验证

展望未来,绝味的发展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:其一,加速 “绝味 Plus” 门店的规模化复制,预计 2026 年将新开门店 200-300 家,进一步测试多品类、全时段运营模式的市场适配性,同时计划推出 10-15 元低价小包装产品,填补主流价格带空白,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;其二,深化供应链协同能力,依托已布局的冷链物流网络,探索为加盟门店及外部餐饮品牌提供食材配送、仓储管理等一体化服务,力争将供应链业务营收占比从当前的 8% 提升至 2027 年的 15%;其三,持续完善内控体系,计划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加盟门店收入核算进行季度核查,逐步修复市场信任。


本文作者为nc6676。

nc6676

无简介

警告!请登录后再收藏
您已收藏过此文章
Baidu
map